400-888-6175
教师招聘
热门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师招聘 > 考试资料 > 语文 > 备考资料
江西教师招聘语文备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明代文学四)
发布日期: 2016-03-08      来源:卓兴教育
分享到:

江西教师招聘语文备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明代文学四)

1、简述《水浒传》的版本

(1)《水浒传》的版本比较复杂,大致可以分为简本和繁本两个系统。

(2)繁本系统分为100回本、120回本、70回本三种。容与堂本是现存最完整的百回繁本;120回本在100回繁本的基础上增加征田虎、王庆的情节;70回本在100回繁本作底本的修改删节本,并将“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改写为“梁山泊英雄惊恶梦”结束全书。

(3)简本系统比较重要的有《忠义水浒传》和《水浒志传评林》

2、试述《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主要成就

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它把塑造绿林豪侠英雄作为自己的最高艺术追求,开始了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过渡,其主要特征是:

(1)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作品既写出绿林好汉具有传奇色彩的超人之处,又写了他们性格的弱点和成长过程,使他们具有凡人的性格,如“武松打虎”武松具有超人的力量,但打虎前也要先喝酒体现了凡人的性格。

(2)惊奇和逼真的结合:整个故事情节的高度夸张和具体生活细节的严格真实的融合,如“武松打虎”。

(3)粗线条勾勒和工笔细描的结合:用讲故事的办法,以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节,勾勒出人物性格的轮廓,后用工笔细描的办法,描绘人物的音容笑貌,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如对武松,作者一方面安排了打虎、杀潘金莲、西门庆等几个层次分明的段落;但另一方面,每一个段落所描绘的细节过程都迥然不同。

(4)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单一中求丰富。如鲁智深的粗犷豪放和勇武善战的基本性格是稳定不变的,但从开始的嗜酒如命到后来到山寨上发挥重要的核心作用,期间的性格有了很明显的成长变化的轨迹。

3、简述《水浒传》的地位和影响

(1)社会影响:明清两代的农民和绿林豪杰起义,往往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进步文人及思想家、艺术家如李贽等往往以《水浒传》中的忠义思想来批判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或者以梁山英雄的纯真朴实,来抨击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

(2)文学艺术影响:作品所创制的英雄传奇小说的体式,对后代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水浒传》对其他艺术形式如戏剧、曲艺、绘画、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水浒传》艺术结构:主要是单线发展,每组情节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环环相扣,互相贯连,这种结构形式可以称为珠串式线形结构。

《水浒传》将每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英雄传记由一根主线贯宽余在一起,这根主线就是梁山起义事业由分散的个人传奇故事而逐步走向联合,再到大聚义,最后再走上招安道路的全部过程。每个英雄传记故事如同散落的珠子,有了这根主线,小说的结构才成为一个庞大的有机整体。

《水浒传》语言风格: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说话艺术的语言特色,以北方口语主要是山东一带口语为基础,加工成为一种成熟的书面语言。

主要特色:简洁明快、生动含蓄,表现力很强,写人叙事多用白描,不用长段抒写。人物的语言个性突出,符合人物身份、个性和神态。

【《西游记》】

1、试述《西游记》的原型精神

《西游记》在生动有趣的动物神话背后,隐含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以不自觉的方式缓慢形成的民族集体无意识——即原型精神。作品前后两个部分,正好构成具有人类普遍精神的两大母题: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不畏艰险的追求探索精神。

(1)原型一: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

向往和追求个性的自由是人类共有的天性,而《西游记》前半部分的孙悟空形象正是一个神通广大而又遭受镇压的不幸角色。有关这一母题的各种传说通过各种方法流入到孙悟空的形象中来,就自然而然了。孙悟空的这种个性张扬得到作者的充分肯定,这体现在《西游记》的前半部分“大闹天宫”的精彩描写里,在后半部分的取经故事中也得到了极好的展现。我们正是通过孙悟空这个充满原始意象的原型,看出了它隐含的集中了人类向往自由和个性精神的集体无意识。直到明代后期,以李贽为代表的“童心说”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这种桀骜不驯的个性的评价有了明显的转变,而孙悟空从桀骜不驯到循规蹈矩的转变,是宋明理学将伦理道德自律上升为本体这一最高目的的鲜明而具体的体现。

(2)原型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探索追求精神

在《西游记》的后半部分作者对孙悟空仍然持肯定的态度,与前一原型相比这里的探索追求精神具有造福人类的目的所以是容易被社会所接受的。菩萨要他们取的经是大乘之经,以“普济众生”为目的。因而取经也就成了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精神的象征,成了人类冒险和牺牲的正义和壮丽的事业。取经的过程中要经历艰难险阻,取经人不仅要战胜来自自然和社会方面的阻碍,更要战胜自己内心的私欲,才能以清净无欲之心去完成“普济众生”的使命。艰难险阻是一种象征,他们交相出现,使得人们不难找出它与不畏艰险的探索追求精神的对应关系。

(3)两大原型的深刻蕴涵

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对矛盾统一到一部作品、统一到一个人物身上?它有深层的意蕴。《西游记》从一个新的视角对于这种矛盾提出了新的看法。如观音对孙悟空使用紧箍咒,目的不是想将其致于死地,而是在对其限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孙悟空的一技之长来造福人类和社会。两大原型还有十分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它对困扰在人们头脑中的个人自由和社会意志这一难题做了解答。对个性而言,它既肯定了个性自由的价值,又指出了它得以升化的价值和途径;对社会而言,它既指出了社会限制和规范过分的个性自由的必要性。

2、《西游记》的人物塑造有何特点

(1)《西游记》在形象塑造上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将动物的形态、神魔的法力和人的意志精神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三者的和谐同意,便产生了形貌各异、个性独特而又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2)如孙悟空是猴精,所以他形态上像猴子,这是他的动物特征;他善于变化,能翻十万八千里的斤斗云,能识破一切妖魔,这是他的神仙本领;他又具有人间英雄的品格,如大公无私,勇猛机智、爱出风头等,这些又是人的精神品格。

3、《西游记》的结构与《水浒传》有何异同

《西游记》的结构形式与《水浒传》有些相似,都是采用单线发展的线形结构形式,每个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被一根贯穿的线串在一起,但两者又存在明显的差异。

(1)两部小说的贯穿主线不同。《水浒传》的主线是梁山好汉的绿林起义事业,而《西游记》则是以孙悟空这个主要人物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和小说结构,孙悟空的形象贯穿了整部小说的始终。

(2)《水浒传》纯粹是由一个个英雄的传记故事连缀而成,而《西游记》总的格局则是由“闹天宫”和“西天取经”这两大部分组成。(串字形的结构,两个口代表两组不同的故事群,贯穿线者是孙悟空,又包含许多小故事还属珠串式结构)

4、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大量使用谐词戏语,不仅形成一种轻松活泼的笔调,而且也渗透着异常浓烈的调侃和戏谑韵味;小说语言风格:轻松活泼、明快洗练、乐观幽默、富有趣味;语言的形象性和直接性,力求把人物的音容笑貌、交战的场面气氛、山河的奇形异态,都融入作品中;语言散韵相间,景物和打斗情形多用韵语,事件和情节的叙写以散文为主。


  • 2021年教招课程,新一期即将开课!
  • 2021年幼儿教师招聘培训课程即将开课!
  • 【幼儿教师】幼儿教师协议班-全程确保协议班
  • 【幼儿教师】幼儿教师协议班-全程“上岸”协议班(住宿班)
  • 【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全程协议班—全程确保班
  • 【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全程协议班—全程“上岸”班
  • 【幼儿教师】幼儿教师协议班-全程“上岸”协议班(周末班)
  • 【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全程协议班—周末全程“上岸”班
友情链接:中国教育考试网中小学教师资格网南昌人事考试网中国教师资格网学信网江西人事考试网

电话:400-888-6175

南昌【01】 赣州【02】 宜春【03】 萍乡【04】 吉安【05】 抚州【06】 上饶【07】 九江【08】 景德镇【09】 鹰潭【11】 新余【12】

备案号:赣ICP备18013444号-1

马文浩
卓兴教育在线咨询
吴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陈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廖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余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胡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冯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